浮动
 
李可染作品欣赏 | 《桂林春雨》《杨柳青,放风筝》
发布时间: 2023-04-04  发布者:李可染艺术馆  浏览次数: 1521

桂林春雨

  可染山水,直师造化,上溯宋元,立足当代,放眼世界,以新意境、新格式、新题材、新笔墨而一新中国山水画,其宏伟的气势、深远的意境、浑厚的笔墨、清新的题材,一望而知,“李家山水”遂成20世纪中国山水画中的大宗。这幅写生作品的笔墨有很强的实验性,画家想找到摆脱传统山石皴法的新方式,但尚在探索——但笔墨不是此画的重点。这幅写生作品的重要性是第一次在写生中尝试重峦叠嶂的大景观,从小山水向大山水过渡。我们在以后李可染所有的大山水构图中都能看到这幅画写生作品的影子,尤其是用河流和街道做垂直轴线来结构画面并以上下来代替远近的手法是从这幅作品开始的。


杨柳青,放风筝

敦实憨厚、信步前行的老牛,灵巧稚拙、神情专注的牧童以及那只显然是自己糊制的简朴的风筝,是画面上仅仅几种可以直接看到的景物,其余为大量的空白,给人以空明疏朗的感受。借助于画上的题跋,人们记忆中的景象便浮现上来:宽阔广袤的田野,杨柳轻拂的小河岸边,青草漫漫的山坡……画家想要传达给观众的即是这么一种返璞归真、天人和谐的感受。

围绕这样的创作意图,画家将重点放在意境的缔造上。从构图上来看,将牛和牧童集中置于画面的右下角处,在画面右下方造成了下压之感,又巧妙地通过牧童手中拽着的风筝线和高飞的风筝将力量向画面左上方牵引。相对于左向的牧童、牛和风筝,画家在蕴涵内容较少的右上方空白处题书画名“杨柳青放风筝”,而平添与风筝遥遥相望之致。因此,整个画面的构图犹如“秤”一般的“平衡”(李可染语)。李可染曾长期研究八大山人的作品,所以从此画的布局中可以显见八大“大疏大密”、“似奇反正”的艺术效果。




 

苏ICP备13026522号-1


版权所有:徐州市文学艺术发展中心(李可染艺术馆)